今天是个好日子!
今天,不仅是四川大学建校124周年,更是华西医学成立110周年的纪念日!
所以在久违的成都秋天的艳阳里,
皮西西想跟所有的新粉、老粉、忠粉、真爱粉、不锈钢粉分享这份喜悦!
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华西医学成立110年意味着什么, 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成立, 这意味着,成都有了“华西坝”,它从建立那一天就引领着成都潮流,成为“成都之都”; 这也意味着,四川第一所医学院将在这里启航,成为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发源地之一。 这更意味着,中国多个一流的医学学科将在这里生根落地,多项医学新技术将在这里全球首创,多个重要医学研究成果将在这里突破! |
所以在这么好的日子里,不搞点大事情怎么对得起大家?
为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凝聚人心、加快发展,我们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在四川大学统一领导及部署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下面来跟到我们qio一下,开开眼界。
一、重磅活动:
“新医科发展与医工结合”高峰论坛
9月29日,四川大学在建校124周年暨华西医学110年之际,举行了“新医科发展与医工结合”高峰论坛等系列重磅活动。
问:“医科?医工?新医科?连题目都念不抻抖,重磅在哪里?跟我们吃瓜群众又有啥子关系?”
虽然名字有点不那么直白,但这些活动真的za称,也跟每一位来华西医院就诊的人有关系,具体我们用一、二、三、四来说明!
1.来了一堆大咖!
“新医科发展与医工结合”高峰论坛,除了许多重要的省市领导,还邀请了医工结合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领军人才参加,尤其在【院士论坛】上,大咖简直多到耀眼——
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军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樊代明
以及我们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的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中心主任魏于全!
他们对医工结合助推现代医学发展、从基因组到表型组、疫后医学发展的思考等主题进行分享,对于医学界专nie人士来说,能有机会同时看到这么多大咖同时出现并听他们讲各自领域里的新发现、新思考,就相当于那二年生同时看到几大天王同台演出!你们说,港不港?!
2.签了两个重要协议
协议一:《成都健康医学中心(未来医学城)项目合作协议》
这个协议主要是啥内容呢?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加快打造具有卓越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高能级国家医学中心,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优质资源,成都市东部新区和四川大学拟合作在东部新区建设成都未来医学城(国家医学中心),引入高能级医疗资源,推动医、教、研、产融合发展,打造全球高能级医药健康领域承载地和高水平医疗健康“引领极”。
协议二:《海南省人民政府 四川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四川大学医教研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三亚市人民政府 四川大学战略合作协议》
这个协议主要又是啥内容呢?根据协议内容,四川大学将统筹旗下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和华西第四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以品牌、管理、技术输出的方式,向三亚市人民医院派驻管理、技术核心团队领办三亚市人民医院。领办期间,冠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三亚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将引进不少于5个四川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面提升三亚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将三亚市人民医院打造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医疗高地和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国内一流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时进一步发挥四川大学在医学、生命科学及材料科学等方面学科优势,合作共建四川大学崖州湾研究院;探索引进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合作共建健康管理学院,助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发展。
3.启动三个中心+一个平台
在论坛上,现场启动了四川大学医工结合“三中心一平台”,分别指的是“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三个中心和5G模式下的医学转化应用平台。
意思就是,虽然医学是专业的人做的专业事,但它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跟信息技术、材料、制造等多个领域都息息相关的。简单举个例子,倒回切几十年,打个B超、照个X光清晰度都很有限,很多疾病在早期可能很难以被发现。而现在小到毫米的病变都能够通过影像展示出来,更不消说远程会诊、网上问诊等服务,如果不是技术、材料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四川大学借助本身医学、信息、工程等多方面的优质资源,打造建设“三中心一平台”加紧构筑平台、承担重大项目、产生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推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说,跟大家的关系还不是一般大,而是很大!
4.四家医院一张卡搞定!
在29日下午的活动中,四川大学医工融合研究与转化平台/四川大学华西5G健康门户正式发布。
好了好了,晓得你们要喊我们说人话了!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大家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就诊,都可以共用一张就诊卡了!
虽然川医=附一院=华西伊万,但他们≠附二院≠附四院≠华西口腔医院,所以以前来这四家医院就诊的人,需要办不同的就诊卡,而现在就不用了!通过四川大学华西5G健康门户,注册一张电子就诊卡,就可以在这四家医院通用,就用华医通APP可以预约华西四姐妹所有的诊疗服务:包括挂号、缴费、检查预约、报告查询、办理入院的统一注册、统一预约、统一支付、统一报告实现一站式在线服务!
你们说,巴不巴适嘛?!
二、连续举办了6年的精品活动:
精准医学国际论坛
9月26日,由四川大学与成都市政府共同举办,华西医院承办的第六届成都精准医学国际论坛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余名精准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现场参会,5200余人通过中英文网络直播参会。
为啥子这个会有这么多人关注,首先,这次会议以“精准医学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主题,设置“精准医学与微生态”主旨论坛以及“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和“转化医学与产业创新”三个分论坛,旨在促进精准医学行业向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助力我国精准医学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邀请了重量级嘉宾来讨论和分享研究领域最新成果,下图只是主旨论坛的嘉宾及讲题,不要说专Nie人员了,就连皮西西这种假打江湖游医都想切听一下假装提升医学素养,被大佬们的科学家精神传染一下! |
要知道,这个大会已经连续六年举办了,已成为精准医学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共享、发展平台。
三、你们最喜欢的活动:
千名华西医生大型义诊
还记不记的前几年四川大学120年校庆时,组织过一次大型的华西医生义诊,当时人山人海的场面可能有不锈钢粉还有印象,而今年的义诊同样在华西校区举行、同样淅淅沥沥下了一天的雨,不同的是义诊规模比上一次要大!
9月27日上午8:30,“华西在身边——1100名华西医生大型义诊”活动正式开启,川大各附属医院、医学院、校医院共派出1100名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等华西专家免费为广大群众进行义诊、健康教育以及解疑答问。而其中,我们华西医院共派出33个科室共483名医务人员,为7901名患者免费义诊。
值得令人感动的是,在义诊现场来自我们华西伊万消化内科两名80岁以上的专家一直坚守到最后,一名是86岁的陈德珍教授,另一位是80岁的欧阳钦教授,为两位白发苍苍老专家点赞!
四、专门为护理人准备的活动:
护理学科发展高峰论坛
今年不仅是四川大学建校124周年、华西医学110年,也是华西护理学院成立105年,所以在9月25日,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四川大学护理学科发展高峰论坛暨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首届校友大会。来自36所护理学院的海内外知名护理专家59人,线上5400人参会。
大会围绕学科建设、护理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临床服务、人文护理、专业发展、护理管理等多个护理学科热门议题,通过主题发言与高峰论坛的形式予以呈现。主讲嘉宾阵容强大,主题报告精彩纷呈。
这一场专门为护理人准备的活动,在其《访谈》环节,华西护理的校友们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成为护理教育领军人才、建设中国西部护理学科高峰、从华西走向世界及一线英勇战疫……
五、好耍又高大上的活动:
“新医科发展与医工结合”建设成就展
又是“新医科发展与医工结合”,不过前面我们都铺垫讲解了那么多,你们也晓得个大概了,但具体是些啥子,那就要靠这个展览来解释了。
在2018年,川大就提出了要医工结合、学科交叉,大力建设新医科和新工科的发展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医工融合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所以趁川大建校124周年、华西医学110年的好日子,要展(显)示(摆)给大家看噻!
9月25日~29日,“新医科发展与医工结合”建设成就展在华西校区举行,参与此次成果展的有我们华西四姐妹+川大5个医学院+10个工科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兄弟院校,华为、中国移动等公司。
此次展览共分为5G大数据健康门户、医学+信息、医学+制造、医学+材料4个展区,展出移动智慧就医、远程超声、人工智能、新型试剂盒、口腔生物材料、医用功能材料等48项成果。
今天,
是四川大学建校124周年的生日,是华西医学成立110周年的生日。
近20年来,四川大学因为华西医学的加入,更加具备了综合性大学更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更坚实的基础。华西医学因为融入了四川大学,依托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实现了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氛围中的快速发展。
近20年来,仅我们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就实现了6大“零的突破”——
6大“零的突破”: 我们实现了院士“零的突破”。建立了150余人规模的顶尖高端人才队伍。 我们实现了国家级研究平台“零的突破”。包括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内的9个国家级科研究平台。 我们实现了高水平论文“零的突破”。Nature Index自然指数位居国内第1、全球26位。 我们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零的突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了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我们实现了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7个学科获评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获评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 我们实现了国家级先进集体表彰“零的突破”。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以及“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
今天,
作为124岁四川大学的一员,
作为110岁华西医学的一员,
我们要自豪且骄傲的向您道一声:
生日快乐,我们的华西,生日快乐,我们的川大!
【我的华西,我的川大(历史篇)】